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置身事外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shēnshìwài

置身事外

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含义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典故出处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近义词

  • 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反义词

  • 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英文翻译

  • keep out of the business <refuse to be drawn into the matt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成语举例: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 “中国文坛的悲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析:见“超然物外”。

详细解释

  • 置身事外是指在某个事件或问题中不参与其中,保持中立或不关心的态度。这个成语表达了一个人选择不干涉或参与某个事情的意愿。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于争议、纷争或矛盾不加干涉、置身事外的态度。也可以用来表示对于某些事情不关心或不感兴趣。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被困在一个深井里,他看到井外有一只鱼在游动,便问井外的人这只鱼的名字。井外的人回答说:“你现在被困在井里,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解决,还有心思问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面临困境时,我们应该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成语结构

  • 置身+ 事外

例句

  • 1. 在这次争议中,他选择了置身事外,不参与任何一方。2. 虽然他是团队的一员,但他总是置身事外,不关心团队的事情。3. 面对这个问题,他选择了置身事外,不表明任何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用“置身”来联想“自己站在一边”,而“事外”则表示“不参与”,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新闻来了解更多关于置身事外的例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参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我更喜欢置身事外,保持友好关系。2. 初中生:当我看到同学们在欺负弱小的学生时,我选择了置身事外,因为我不喜欢暴力。3. 高中生: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我一直置身事外,不参与任何政治讨论。

拆字解意

置身事外成语造句

  • 置身事外造句(精选87条)

    1、当时,以马赫和彭加勒为首的批判学派的新科学观和科学正风行世界,任鸿隽不会置身事外,可以肯定,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2、如果不学着置身事外、把眼光放远,你迟早会疯掉。3、校长置身事外,不想卷入老师间的纷争。4、这样我们必须脱离于走神...

  • 置身事外造句(精选58条)

    1、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2、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3、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4、很想置身事外,但最终会发现,其实早已泥足深陷。5、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大抵更多人是心怀疑惑,却又无法置身事外,鲍方便是其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