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声瓮气
拼音wèng shēng wèng qì
含义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典故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反义词
声若洪钟
英文翻译
in a low,muffled voi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成语举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又听见一个老人瓮声瓮气地回答说:‘我不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说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坐着坛子放屁
详细解释
- 瓮声瓮气是一个形容词语,瓮是古代用来盛放食物或液体的容器,声指说话声音,气指态度。瓮声瓮气形容说话声音低沉而有力,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使用场景
- 瓮声瓮气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态度坚决,毫不含糊。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决策者、执行者等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出的坚决和果断。
故事起源
- 瓮声瓮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瓮声瓮气,不信也。’”这句话原本是孟子用来批评公孙丑不坚决果断的说法。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
成语结构
- 瓮声瓮气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组成,形成了一种重复的结构,加强了表达的力度和坚定性。
例句
- 1. 他瓮声瓮气地说:“这件事必须立即解决!”2. 领导瓮声瓮气地下达了紧急任务,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瓮声瓮气与瓮容器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像装满了坚定和力量的瓮一样,说话声音低沉有力,态度坚决。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坚决和果断相关的成语,如“铁面无私”、“一意孤行”等,可以加深对这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瓮声瓮气地说:“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初中生:父亲瓮声瓮气地对我说:“你是我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学习!”高中生:领导瓮声瓮气地宣布:“我们要全力以赴,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