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扼臂啮指在词典中的解释
ènièzhǐ

扼臂啮指

拼音è bì niè zhǐ

含义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典故出处

  •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成语举例:清 钱谦益《故福建建宁府……嘉县柯君墓志铭》:“人以是知扼臂啮指,古孝子非虚语也。”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母子心灵感应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曾子一个人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劲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难忍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告诉他有客人在找他。

详细解释

  • 扼臂啮指是由“扼臂”和“啮指”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扼臂意指用力捏住自己的臂膀,啮指则指用牙齿咬住自己的手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焦虑、愤怒或非常着急的情况下,用力捏住臂膀和咬住手指的场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遇到困难、危险或不顺利的情况下,感到非常焦虑、着急或愤怒的心情。可以用来形容工作繁忙、压力大的人,或者在重要考试、演讲或比赛前紧张不安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扼臂啮指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并不清楚,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描写了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是中国古代文人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愤怒的情绪。

成语结构

  • 成语“扼臂啮指”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极度焦虑、愤怒或着急的情况下,用力捏住臂膀和咬住手指的场景。

例句

  • 1. 考试前,小明扼臂啮指地等待着考试的开始。2. 在面临严重挑战的时候,他扼臂啮指,决心不放弃。3. 老板生气得扼臂啮指,对员工们发了一通脾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非常焦虑、愤怒或着急的情况下,用力捏住臂膀和咬住手指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扼臂啮指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其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焦虑、愤怒或着急的成语,如“怒发冲冠”、“焦头烂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期末考试前感到扼臂啮指,因为我担心考不好。2. 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让我感到扼臂啮指。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扼臂啮指地准备着。4. 大学生:工作找不到,让我感到扼臂啮指,不知道该怎么办。

拆字解意

扼臂啮指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