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恶直丑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èzhíchǒuzhèng

恶直丑正

拼音è zhí chǒu zhèng

含义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出处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典故出处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成语举例:章炳麟《菌说》:“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恶直丑正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恶意指人的行为恶劣,直指人的行为刚直,丑指人的外貌丑陋,正指人自以为正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恶劣或丑陋,却自以为正直,自以为是。

使用场景

  • 恶直丑正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讽刺那些行为恶劣或丑陋,却自以为正直的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感受,以为自己是对的,这时可以使用恶直丑正来形容这种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恶直丑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王莽传》中的一段故事。据说,当时有一个叫王莽的人,他自以为是,行事非常恶劣,却自认为是正直的人。后来,王莽被推翻,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却自以为正直的人。

成语结构

  • 恶直丑正是由形容词恶、直、丑、正组成的。

例句

  • 1. 他虽然长得丑,但却自以为是正直的人。2. 那个人的行为非常恶劣,却自以为是正直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长相丑陋的人,他的行为非常恶劣,却自以为是正直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恶人先告状”、“直言不讳”、“丑态百出”、“正人君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还说自己是正直的,真是恶直丑正!2. 初中生:那个同学整天欺负别人,却自以为是正直的,真是恶直丑正!3. 高中生:他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却还自以为是正直的,真是恶直丑正!4. 大学生:社会上有很多人行为恶劣,却自以为是正直的,真是恶直丑正!

拆字解意

恶直丑正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