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灰未冷
拼音kēng huī wèi lěng
含义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出处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典故出处
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成语“坑灰未冷”源自于明代杨继盛的《西游记》的故事。故事中,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途中,遇到了山妖红孩儿。红孩儿曾经偷走了唐僧的袈裟,被孙悟空抓住后,被迫交还袈裟。然而,红孩儿并没有放弃他的恶行,而是在孙悟空离开后又继续偷袈裟。这时,孙悟空回头看到了红孩儿的恶行,愤怒之下将他打死。然而,红孩儿的尸体还未冷却,他的母亲山妖夫人就出现了,并且发誓要报复孙悟空。这个故事中的“坑灰未冷”一词,指的是红孩儿的尸体还未冷却,他的母亲就出现了。因此,成语“坑灰未冷”意味着坏事还没有完全结束,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坏人被揭发或受到惩罚后,坏事仍然没有结束,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或麻烦。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描述一个坏人的阴谋还没有完全破坏,或者一个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故事起源
- 成语“坑灰未冷”源自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贪官被揭发了,但是坑灰未冷,他的同党还在继续做坏事。2. 这个公司的老板被曝光涉嫌贪污,但是坑灰未冷,更多的内幕还没有被揭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红孩儿的尸体还未冷却,他的母亲就出现了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和成语,以及其他与坏人被揭发后仍然继续坏事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小红的铅笔盒,但是坑灰未冷,小明又偷了小红的橡皮。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班长被发现偷看同学的试卷,但是坑灰未冷,他还在继续作弊。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被曝光收受贿赂,但是坑灰未冷,他的贪污行为还没有被完全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