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
拼音dà zhì ruò yú
含义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典故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近义词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深藏若谷
反义词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英文翻译
A wise man looks stupi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成语举例: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章炳麟《箴新党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智,不能写作“志”。
成语谜面:装蠢
歇后语:扳猪吃老虎
详细解释
- 大智若愚是指一个人外表看起来愚笨,但实际上却非常聪明和智慧。这个成语强调了内在的智慧和外表的谦逊之间的关系。
使用场景
- 大智若愚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张扬自己才智的人,或者在解决问题时采取低调谦逊的态度的人。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或方案,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意和智慧。
故事起源
-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孟子去拜访了齐国的国君,国君问孟子:“你擅长治理国家,怎么看待朕的才能?”孟子回答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国君听后感到很惊讶,因为孟子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智者,他的回答正是表达了大智若愚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大智若愚的结构是“形容词+ 助词+ 形容词”。
例句
- 1. 他看起来很平凡,但实际上大智若愚。2. 那位老师虽然年纪大,但他大智若愚,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大智”和“若愚”两个词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大智表示聪明智慧,若愚表示看起来愚笨,但实际上却非常聪明。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孟子的哲学思想和他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大智大愚”、“愚公移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小明看起来有些憨憨的,但他大智若愚,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 初中生:他平时不说话,看起来有点傻傻的,但他大智若愚,考试总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那个学生虽然不起眼,但他大智若愚,思维敏捷,经常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