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解囊
拼音kāng kǎi jiě náng
含义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典故出处
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近义词
助人为乐、解囊相助
反义词
一毛不拔
英文翻译
give alms liberal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成语举例: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解,不能读作“xiè”。
成语辨形:囊,不能写作“襄”。
详细解释
- 慷慨解囊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慷慨”和“解囊”两个词组成。慷慨意为豪爽、大方,解囊意为打开囊袋,拿出财物。因此,慷慨解囊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慷慨地施舍财物,帮助有需要的人。
使用场景
- 慷慨解囊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慈善、救助、捐赠等方面非常慷慨大方,乐于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慷慨行为,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多做慈善善举。
故事起源
- 根据记载,慷慨解囊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故事中,刘敬叔孙通是刘邦的亲信,他为了帮助刘邦的事业,曾多次慷慨解囊,出资助军。后来,刘邦成功建立了汉朝,刘敬叔孙通也因此被封为大将军。这个故事成为了慷慨解囊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慷慨解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慷慨”和动词短语“解囊”组成。
例句
- 1. 他慷慨解囊,为那个贫困的家庭捐赠了一大笔钱款。2. 在这次灾难中,许多人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慷慨解囊这个成语:1. 将“慷慨”和“解囊”两个词分别记忆,慷慨表示豪爽大方,解囊表示打开囊袋拿出财物。2. 想象一个人慷慨地打开囊袋,拿出一大笔钱款来帮助他人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慷慨解囊相关的成语,如“慷慨赴义”、“宽宏大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慷慨解囊,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2. 初中生:在这次地震中,很多人慷慨解囊,捐赠了许多物资给灾区。3. 高中生:他慷慨解囊,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