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秦三户
拼音wáng qín sān hù
含义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近义词
三户亡秦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成语举例:古直《吊杨笃生先生》诗:“曾把心香爇到君,亡秦三户识雄文。”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奋起推翻残暴统治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南公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都会报仇雪恨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米心为楚怀王,得到楚人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详细解释
- 亡,指灭亡;秦,指秦朝;三户,指三个家族。亡秦三户原本指的是三个家族因为与秦朝权贵有关而被迫离开家乡、流亡他乡的悲惨遭遇。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形容一个人或一家族因得罪权贵而被连坐牵连,全家被杀或被迫离开家乡的惨状。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家族因得罪权贵而遭遇悲惨命运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欺压百姓的官员。
故事起源
- 亡秦三户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秦朝时期。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为了巩固统一,秦朝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和政策,对不服从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有三个家族因为与秦朝权贵有关而被迫离开家乡,全家流亡他乡,成为历史上的亡秦三户。
成语结构
- 亡秦三户是一个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父亲反对当地官员的腐败行为,结果一家人成为了亡秦三户。2. 这个小镇上的三个家族因为与当地权贵有关而被迫离开,成为了亡秦三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亡秦三户与古代历史中秦朝的残酷统治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比如,想象亡秦三户的家族成员被迫离开家乡,流亡他乡的场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秦朝的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连坐牵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们学习了成语“亡秦三户”,老师说这个成语是形容一个人或一家族因得罪权贵而遭遇悲惨命运的情况。
2. 初中生
-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秦朝的统治,老师提到了亡秦三户这个成语,讲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悲惨遭遇。
3. 高中生
- 在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权力滥用的问题,老师用亡秦三户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