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国耳忘家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óěrwàngjiā

国耳忘家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

含义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典故出处

  • 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近义词

  •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成语举例: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爱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国耳忘家是由“国耳”和“忘家”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国耳”指的是国家大事,而“忘家”指的是只顾自己家庭的小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私事,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家庭琐事而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的人。在讨论国家政治、社会问题或者公共事务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不关心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的一位官员,名叫张载。张载是一位有志向的士人,但他的兄弟却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家庭。于是,张载用“国耳忘家”来形容他的兄弟,批评他只顾自己的私事而忽视国家大事。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国耳”和“忘家”。

例句

  • 1. 他整天只顾自己家庭琐事,真是个国耳忘家。2. 这些政治家只顾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国耳忘家的表现。

记忆技巧

  •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国耳”理解为“国家大事”,而“忘家”理解为“忘记家庭”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只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景,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或政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汇,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大事和个人责任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只关心自己的玩具,不关心大家一起玩的事情,真是个国耳忘家。2. 初中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关心社会问题,而不是成为国耳忘家。3. 高中生: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成为国耳忘家,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不能成为国耳忘家,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并为之努力奋斗。

拆字解意

国耳忘家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