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暮夜无知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

暮夜无知

拼音mù yè wú zhī

含义黑夜无人知晓。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典故出处

  • 《后汉书·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黑夜无人知晓。
    成语举例:明·吕坤《呻吟语》第一卷:“‘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暗中做事,无人知道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故事

  • 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趁着夜色,给他送去10斤黄金。杨震十分不高兴,王密说夜深人静没人知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能收这不义之财。”。

详细解释

  • 暮夜无知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人无知愚昧,对事物缺乏了解和认识。它强调了人们在黑暗中难以看清真相和现实的局限性,暗示人们应该努力追求知识和了解,以免陷入无知的境地。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意学习和了解事实真相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关心社会、政治、经济等重要事务的人,以及那些对待学习和知识漠不关心的人。

故事起源

  • 暮夜无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临川四梦》的《莲花洞》一篇中。故事中,主人公梦见自己来到一个洞穴,周围一片黑暗,他无法看清任何事物,也无法辨别方向。这个故事通过暗示人们在黑暗中难以分辨真相和认识世界的局限性,来表达对无知的批评和警示。

成语结构

  • 暮夜无知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暮夜”表示黑暗的夜晚,“无知”表示对事物的无知。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完全是暮夜无知。2. 这个人整天沉迷于游戏,对于社会的变化一无所知,真是暮夜无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黑暗的夜晚,四周一片漆黑,无法看清任何事物,同时想象自己对事物的无知和无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无知和追求知识的成语和故事,如“不耻下问”、“明辨是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他真是暮夜无知。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历史和政治一无所知,他们真是暮夜无知。3. 高中生:一些年轻人对社会问题缺乏了解和关注,他们应该努力避免成为暮夜无知的人。

拆字解意

暮夜无知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