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
拼音mù sè cāng máng
含义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处《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典故出处
《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英文翻译
deepening dusk <shadows of even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成语举例:〖示例〗座间谈笑风声,不觉已是暮色苍茫。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黄昏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形容天色渐暗,夜幕降临时的景象。暮色指傍晚的时候,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苍茫指模糊不清,朦胧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绘夜幕降临时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朦胧、模糊不清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句:“暮色苍茫,行人至焉。”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弟子告子,意思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行人才到达。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暮色苍茫”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夜晚降临时天空的颜色变得暗淡、景色模糊的情景。
成语结构
- 暮色苍茫为形容词短语,由“暮色”和“苍茫”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天色渐暗,暮色苍茫,远山隐约可见。2. 傍晚时分,暮色苍茫,大街上的灯光渐渐亮起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暮色苍茫”与傍晚夜幕降临的景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山间小道上行走,天色逐渐暗下来,周围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形成暮色苍茫的景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暮色相关的成语,如“暮鼓晨钟”、“暮云春树”等,加深对暮色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傍晚时分,暮色苍茫,我赶紧回家了。2. 初中生:看着暮色苍茫的天空,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3. 高中生:夜幕降临,暮色苍茫,城市的灯光逐渐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