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肩絫足
拼音xié jiān lèi zú
含义形容恐惧的样子。同“胁肩累足”。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恐惧的样子。同“胁肩累足”。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胁肩絫足是由“胁肩”和“絫足”两个词组合而成。胁肩指的是因为害怕而耸起肩膀,绷紧脖子;絫足指的是因为害怕而双脚发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因为恐惧或不安而无法采取行动,感到束手无策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胁肩絫足常用来形容面对困境、危险或困难时,人们因为恐惧而无法做出决策或行动。可以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遇到困难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宣公一次去狩猎,他看到一只大鹿,想要射杀它,但是他的手持弓箭的手因为害怕而僵硬,双脚也发抖,无法行动。后来,有人用绳子绑住了鹿,宣公才得以射杀。这个故事成为了胁肩絫足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胁肩絫足的结构是由两个动词性词语组成,形容因为恐惧而身体僵硬、无法行动。
例句
- 1. 面对困难,他感到胁肩絫足,不知道该怎么办。2. 考试前,他非常紧张,胁肩絫足地等待着考试开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胁肩絫足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面对一个巨大的困难或威胁,肩膀耸起,双脚发抖,无法采取行动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意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束手无策”、“举棋不定”等,它们也都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能为力的状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小明感到胁肩絫足,不知道怎么回答题目。2. 初中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小红胁肩絫足,不敢出声为自己辩护。3. 高中生:大学的选择让小李感到胁肩絫足,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发展。4. 大学生:找工作时,小张胁肩絫足,不知道如何面对面试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