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无犯
拼音qiū háo wú fàn
含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近义词
鸡犬不惊、道不拾遗
反义词
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英文翻译
(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成语举例:老夫一生公廉正直,与人秋毫无犯。(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毫,不能写作“豪”。
成语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他为大将,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可以得天下。
详细解释
- 秋毫,指动物体上细小的毛发;无犯,指没有犯过错误。秋毫无犯形容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不会犯任何错误。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会有丝毫差错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表现得非常稳定可靠,没有任何失误。
故事起源
- 《易经·系辞上》中有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圣人无瑕而不挠。”其中“圣人无瑕而不挠”被引申为人的行为应该像天地四时一样,无可挑剔。而后来,人们将这个意思用成了成语“秋毫无犯”。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无+动词
例句
- 1. 他做事非常谨慎,每一步都秋毫无犯。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非常专业,工作中秋毫无犯。3. 在关键时刻,他的表现秋毫无犯,赢得了大家的信赖。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秋天的毛发非常细小,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地护理,与“秋毫无犯”形成联系,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一丝不苟”、“百发百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秋毫无犯,没有犯任何错误。2. 初中生: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每次做实验都秋毫无犯。3. 高中生:在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稳定,秋毫无犯地完成了所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