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幼扶老
拼音xié yòu fú lǎo
含义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典故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近义词
扶老携幼
英文翻译
support one's aged folk and lead one's little one by the ha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状语;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携幼扶老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关心、照顾年幼和年老的人。它强调了人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和扶持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使用场景
- 携幼扶老常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家庭成员、亲人或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对老人和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故事起源
- 携幼扶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古人认为,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和关心。携幼扶老体现了尊重长辈、关心孩子的传统价值观念。
成语结构
- 携幼扶老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携、幼、扶和老。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常常携幼扶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携幼扶老被视为一种美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携幼扶老与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携带着年幼的孩子,同时扶持着年老的人,表达了关心和照顾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孝敬父母”、“关心弱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喜欢携幼扶老,帮助小朋友过马路。2.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携幼扶老,尊敬和关心老师和父母。3. 中学生: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懂得携幼扶老,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携幼扶老,关心和照顾身边的同学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