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择言
拼音kǒu bù zé yán
含义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典故出处
《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近义词
口无遮拦
反义词
妙语连珠
英文翻译
say what one likes <speak without measuring one's word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成语举例:周近他居然这样口不择言,他怎么能这样说!★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紧急情况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口不择言是一个贬义词语,形容人在说话时不加思考,不顾及他人感受或后果,随意发表言论。这种行为常常会引起争议和不愉快的局面。
使用场景
- 口不择言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经过思考,毫无顾忌地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或不负责任的言论。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激动、愤怒或没有充分考虑的时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发表言论时要谨慎思考,避免因言语不慎而引发冲突。
故事起源
- 关于口不择言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来源,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尊重言辞的价值观。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言辞的选择和使用,因为他们相信言辞的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口不择言被视为不文明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口不择言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口”、“不”、“择”、“言”。其中,“口”表示说话的嘴巴,是这个成语的主体;“不”表示否定,表示不加控制;“择”表示选择,表示选择言辞;“言”表示言语,表示说话的内容。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口不择言地批评了同事的工作,引起了很大的争议。2.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生气的时候口不择言。
记忆技巧
- 要记住口不择言这个成语,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口和择言。口表示说话的嘴巴,择言表示选择言辞。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即说话时要选择合适的言辞,避免口不择言。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关于口不择言的知识,可以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言过其实”、“言之凿凿”等。同时,可以学习如何在不同场合下控制自己的言辞,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气的时候口不择言,经常说出很伤人的话。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口不择言,经常冲动地说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3. 高中生: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在愤怒时口不择言,伤害他人的感情。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有些选手因为激动而口不择言,导致了争议和不愉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