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善贬恶
拼音cǎi shàn biǎn è
含义采取善良的,贬斥恶劣的
出处
词语
采善贬恶
拼音
cǎi shàn biǎn è
解释
采取善良的,贬斥恶劣的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故事
却说司马懿在营中坚守,忽一夜仰观天文,大喜,谓夏侯霸曰:‘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军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乱,不出接战,孔明必然患病矣。吾当乘势击之。’霸引兵而去。孔明在帐中祈禳已及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姜维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拔剑欲杀魏延。(《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
详细解释
- 采善贬恶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采善”和“贬恶”两个部分组成。采善意指赞美和欣赏善良的品质和行为,贬恶则表示批评和否定邪恶的行为和品质。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赞扬和支持善良,同时对邪恶的行为保持批评和抵制。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善良行为的赞美和对邪恶行为的批评。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以用于指导人们在面对道德抉择时应该选择何种行为。
故事起源
- 《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孟子的弟子荣涛曾经问孟子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品德。孟子回答说:“采善贬恶,这就是判断一个人品德的标准。”由此,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采善”和“贬恶”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作为领导,我们应该采善贬恶,激励员工做出正确的选择。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积极采善贬恶,推动道德观念的提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采善贬恶”拆分为两个部分,“采善”和“贬恶”,分别表示赞美善良和批评邪恶。可以通过和“采花贬花”相对比来记忆,即采纳好的,批评不好的。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恶观念的表达方式,如“以德报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采善贬恶,帮助同学,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老师常教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学会采善贬恶。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和不公正的事情时,我们要有勇气采善贬恶,坚持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正确地采善贬恶,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