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徙善远罪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nyuǎnzuì

徙善远罪

拼音xǐ shàn yuǎn zuì

含义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典故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劝人为善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徙善远罪是指将善行往远处转移,远离罪恶。它强调了远离罪恶、追求善行的重要性。人们应该摒弃罪恶,远离邪恶的行为,积极向善,做出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事情。

使用场景

  • 徙善远罪常用于教育、劝诫、道德倡导等场合。可以用来告诫他人要远离邪恶,追求善行,也可以用来自勉,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故事起源

  • 徙善远罪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孔子世家》。当时,孔子的学生曾子在一次考试中作弊被发现,他感到非常惭愧和内疚。后来,曾子向孔子请教如何弥补错误,孔子告诉他说:“徙善远罪,自谦自让。”意思是应该将自己的善行推向远处,同时远离自己的过错,通过积极的行动来弥补错误。

成语结构

  • 徙善远罪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每个词语的意思如下:徙:转移,迁移。善:善良,好的行为。远:远离,远处。罪:罪恶,过错。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决定徙善远罪,积极弥补过失。2.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徙善远罪,坚守自己的原则。3.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徙善远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徙善远罪这个成语拆分成四个部分,分别记忆每个部分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练习写字等方式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行善积德”、“远离罪恶”等,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徙善远罪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徙善远罪,不再欺负同学。2. 初中生:我们应该徙善远罪,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徙善远罪,坚守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徙善远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徙善远罪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