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老扶弱
拼音xié lǎo fú ruò
含义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典故出处
《晋书·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
近义词
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英文翻译
support old folk and lead childre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成语举例:他们携老扶弱结伴而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相互帮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并州刺史刘琨在赴任途中,见盗寇出没,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散,留下的人十分有限。百姓携老扶弱往外讨饭。刘琨招募1000人,转战晋阳,打击盗贼,安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到半年,流离的人逐渐回来安居乐业。
详细解释
- 携老扶弱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成语,强调了家庭关系中对老人和弱者的关爱和照顾。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尊重。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可以用于表达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尊重,也可以用于强调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故事起源
- 携老扶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孝道,尊重老人和弱者被视为一种美德和责任。这个成语在中国社会中流传广泛,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
成语结构
- 携老扶弱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汉字的意思分别是携带、年老和弱小。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经常携老扶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个社区设立了一个携老扶弱的志愿者小组,为老人和弱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携老扶弱这个成语:1. 将成语的每个字的意思分解,理解每个字的含义,然后将其组合起来。2. 与携带老人和扶持弱者相关的图像或场景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孝道文化,以深入理解携老扶弱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放学后都携老扶弱,帮助老奶奶过马路。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携老扶弱,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3. 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亲身体验到了携老扶弱的重要性,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关心和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