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融释贯通在词典中的解释
róngshìguàntōng

融释贯通

拼音róng shì guàn tōng

含义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清·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通学古之士,潜心冥会,融释贯通,其于程朱继志述事,能补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典故出处

  • 清·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通学古之士,潜心冥会,融释贯通,其于程朱继志述事,能补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近义词

  • 融会贯通、融液贯通

英文翻译

  •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融释贯通是指能够将各种知识和理论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强调的是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要能够将不同的观点、理论、知识相互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

使用场景

  • 融释贯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并且能够将它们融合起来运用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解决问题、分析情况、制定计划等方面能够全面考虑,并且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相互结合,从而得出更加全面、准确的结论。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他认为,学习儒家经典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文字和表面意义,更要能够融会贯通其中的思想和道理,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因此,他用“融释贯通”这个成语来形容人们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理解。

成语结构

  • 融释贯通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融”表示融合、融会,表示将不同的知识和理论相互融合;“释”表示解释、理解,表示对知识和理论进行解释和理解;“贯通”表示相互连接、相互贯穿,表示将不同的知识和理论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句

  • 1. 他在学习历史、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时,总是能够将它们融释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2. 这位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够将复杂的理论和知识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融释贯通,让学生易于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丰富”、“理解”、“连接”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将“融释贯通”与“丰富的知识”、“深入理解”、“相互连接”等概念进行关联,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融释贯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博古通今”、“博采众长”、“渊博”等,以扩大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能够在学习中融释贯通各个科目的知识,成为一个全才。2. 初中生:通过融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3. 高中生:在备考过程中,我要努力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融释贯通,提高综合应用能力。4. 大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我要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理论相互贯通,形成独特的研究思路。

拆字解意

融释贯通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