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慢下暴
拼音shàng màn xià bào
含义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出处《周易·系辞》:“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典故出处
《周易·系辞》:“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成语举例: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夫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上慢下暴”是由“上慢”和“下暴”两个词组成的。在上位时,人们常常表现得傲慢自大,不顾他人感受;而在下位时,又会变得暴戾凶狠,欺压他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下的不同表现和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在权力地位上不谦虚、不宽容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下要保持谦虚、宽容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关于“上慢下暴”成语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权力地位对人们行为和性格的影响。
成语结构
- 成语“上慢下暴”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容词的顺序不能颠倒。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升到高层后,变得上慢下暴,完全不顾及员工的感受。2. 这位领导在上位时表现得非常和蔼可亲,但在下位时却变得上慢下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上慢”与“下暴”这两个词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上位时表现得傲慢,下位时表现得暴戾凶狠。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人们对权力的态度,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上当了班长后,变得上慢下暴,不再和我们一起玩了。2. 初中生:老师在上课时总是讲话很傲慢,但一旦我们犯了错误,他就会变得上慢下暴。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是个学霸,一直表现得很谦虚,没有上慢下暴的倾向。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见过一些上司表现得上慢下暴,对待下属非常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