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肩谄笑
拼音xié jiān chǎn xiào
含义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典故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近义词
摇尾乞怜、曲意逢迎
反义词
刚正不阿、守正不挠
英文翻译
cringe and smile obsequiously <bow and scrap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成语举例:那些人让他是个现任刺史,胁肩谄笑随他怠慢。(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谄,不能读作“xiàn”。
成语辨形:胁,不能写作“斜”。
成语故事
公孙丑一天问孟子,古代一些士子并不主动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孟子回答道:古代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诸侯的臣子,就不去谒见。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墙躲起来了;鲁穆公去看泄柳,泄柳紧关大门坚决不见。他们都做得过分了,要是逼迫要见,还是可以相见的。阳货想让孔子来见他,又担心这样做失礼。但当时有这样的习俗:大夫对士子有赏赐,如果此人不在家,不得亲自拜谢,事后必须亲自登门答谢大夫。因此,阳货便打听那天孔子外出不在家时,给他送去一个火腿。而孔子,对阳货并无好感,根本不想见他。于是他也采取阳货的办法,打听阳货外出不在家时,到阳货家回谢。当时,如若阳货不搞小动作,先去看孔子,孔子岂能不见他?曾子说过这样的话:“胁肩谄笑,简直比夏天在菜园种菜还感到累和难受。”子路也曾说道:“观点不同的人在一起谈话,脸上还要显露出羞愧的神色,我是难以理解的。”。
详细解释
- 胁肩谄笑是由“胁肩”和“谄笑”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胁肩指的是用肩膀向人靠近,表示亲近和依赖;谄笑指的是虚伪的笑容和奉承的态度。胁肩谄笑形容一个人为了讨好他人而采取恭顺奉承的态度和表情。
使用场景
- 胁肩谄笑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权势人物或有影响力的人采取奉承的态度,以获取利益或保护自己。这个成语在贬义上使用较多,表示对某人虚伪、奉承的行为不屑或不赞同。
故事起源
- 古代有个人叫胁肩,他以谄媚奉承的态度获得了权势人物的赏识。因此,人们用“胁肩谄笑”来形容这种奉承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向上司胁肩谄笑,希望能得到晋升的机会。2. 虽然他胁肩谄笑,但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青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胁肩和谄笑两个词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用肩膀靠近别人,同时露出虚伪的笑容,表示奉承。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奉承、虚伪有关的成语,如“阿谀奉承”、“巴结拍马”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取悦老师,胁肩谄笑地说:“老师,我可以帮你整理教室。”2. 初中生:他为了讨好同学,胁肩谄笑地说:“你的作业做得真好,能教我吗?”3. 高中生:他为了迎合老板,胁肩谄笑地说:“您的决策真是明智,我完全支持。”4. 大学生:他为了争取导师的赏识,胁肩谄笑地说:“老师,您的研究方向真是独到,我愿意为您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