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含义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典故出处
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近义词
暮鼓朝钟
英文翻译
the solitary life of a monk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举例: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晨,不能读作“cén”。
成语辨形:暮,不能写作“幕”。
成语故事
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详细解释
- 暮鼓晨钟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暮指黄昏,鼓指击鼓声;晨指清晨,钟指钟声。这个成语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使用场景
- 暮鼓晨钟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可以用在写作、演讲、故事讲述等场景中,表达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
故事起源
- 暮鼓晨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文选·谢安》一文中。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在这篇文章中写到:“暮鼓晨钟,山谷相报;人生如寄,寿如朝露。”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后来被人们引用并发展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暮鼓晨钟”由两个词语组成,暮和鼓分别表示黄昏和击鼓声,晨和钟分别表示清晨和钟声。这个成语的结构非常简单明了。
例句
- 1. 时间如暮鼓晨钟,转瞬即逝,我们要珍惜每一天。2. 在他临终之时,他感慨地说:“生命就像暮鼓晨钟,转眼间就过去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黄昏时分有人击鼓声响,清晨时分有钟声敲响,表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天放学后,听到暮鼓晨钟的声音,我就知道该回家了。2. 初中生:暮鼓晨钟提醒我,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3. 高中生:考试的时间就像暮鼓晨钟一样,转瞬即逝,我们要抓紧时间复习。4. 大学生:大学四年就像暮鼓晨钟,转眼间就要毕业了,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