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目动言肆在词典中的解释
dòngyán

目动言肆

拼音mù dòng yán sì

含义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典故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成语举例:《北史·裴侠传》:“暠目动言肆,轻于去就者也;建神情审定,当无异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目动言肆意指人的举止轻佻,眼睛四处游移,嘴巴不停说话,不守规矩,不知分寸。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端正,言行轻浮,举止不得体。可以用在描述一个人的不良行为或者批评某人的轻率行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李阳传》,原文为“李阳德,目动言肆,骄侈轻佻。” 李阳德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纵情声色,举止轻浮,不守礼法,因此被人们用“目动言肆”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 目动言肆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目,动,言,肆。这个成语通过四个字的组合来形容一个人的不端行为。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目动言肆,完全不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2. 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目动言肆,老师训斥了他好几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进行联想记忆。例如,“目动”可以联想为眼睛动来动去,“言肆”可以联想为嘴巴说个不停。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意思和发音。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礼仪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成语,例如“言行不一”、“言必信,行必果”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礼仪和行为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目动言肆,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他总是目动言肆,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3. 高中生:她在社交场合目动言肆,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4. 大学生:他在公共场合目动言肆,完全不懂得分寸。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目动言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