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愤忘食在词典中的解释
fènwàngshí

发愤忘食

拼音fā fèn wàng shí

含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典故出处

  •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近义词

  • 废寝忘食

反义词

  • 游手好闲

英文翻译

  • be so absorbed in one's work or study as to forget one's meals <work or study so hard as to forget to ea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举例: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补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详细解释

  • 发愤忘食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发愤”表示发奋努力,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忘食”表示忘记了吃饭。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时非常努力,以至于连吃饭都忘了。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专注和努力,不分昼夜地投入其中。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备考考试、专心写作业,或者职场人士为了完成工作而忘记了休息和吃饭。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者和文化名人——韩愈。韩愈是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非常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据说,韩愈在读书时非常专注,以至于忘记了吃饭。有一次,他在学习时连续三天三夜都没有吃饭,直到身体虚弱才被人发现。因此,人们用“发愤忘食”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努力,连吃饭都忘了。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发愤忘食”。

例句

  • 1. 他为了备考考试,整天都在图书馆发愤忘食。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为了研究新的药物,常常忘记了吃饭,真是发愤忘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1. 将成语拆解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发愤”和“忘食”,并理解其中的含义。2. 将成语与自己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专注地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和成语词典,以扩大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考试发愤忘食,每天都认真复习。2. 初中生:为了参加篮球比赛,他每天都在训练场上发愤忘食。3. 高中生:为了高考,她整个寒假都在图书馆发愤忘食地学习。4. 大学生:为了完成论文,他连续几天都在图书馆发愤忘食地写作。

拆字解意

发愤忘食成语造句

  • 发愤忘食造句(精选18条)

    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