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纵指示在词典中的解释
zòngzhǐshì

发纵指示

拼音fā zòng zhǐ shì

含义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典故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近义词

  • 发踪指示

英文翻译

  • unleash hunting dogs after a quarr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成语举例:所谓‘自治运动’,始终在发纵指示,未曾忘怀,早是公开的秘密。★邹韬奋《外交的途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秦朝末年,刘邦起兵被封为沛公后,萧何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他帮助刘邦保存秦朝的各种文献档案,留守关中,为刘邦提供军粮和新兵,引荐大将韩信。在汉朝建立后刘邦论功行赏时,他评论萧何是发踪指示的猎人,功劳最大。

详细解释

  • 发纵指示是一个军事术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指挥方式,意为发出指示,掌握主动权。它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冷静应对,果断采取行动,掌握局势,取得主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决策能力、处事果断的人。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故事起源

  • 发纵指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故事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遇困境,敌军火攻使得曹军陷入混乱。而曹操能够冷静应对,迅速发出指示,掌握主动权,最终成功脱困。因此,人们用“发纵指示”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冷静应对,果断采取行动,掌握局势,取得主动。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每个词的意思分别是:发、纵、指示。

例句

  • 1. 在危急关头,他果断发纵指示,有效掌握了局势。2. 领导者需要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纵指示,以保持团队的稳定和效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曹操在火海中冷静指挥,掌握主动权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军事策略和指挥技巧,以及其他与军事指挥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在做游戏时,发纵指示让我们按照指令跳起来。初中生:在考试前,老师发纵指示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高中生:团队项目中,队长要发纵指示,才能使团队协调工作,取得成功。大学生:创业中,需要有能力发纵指示,做出正确的决策,掌握主动权。

拆字解意

发纵指示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