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政施仁
拼音fā zhèng shī rén
含义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典故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成语举例:明·无名氏《南牢记》第四折:“发政施仁四海扬,太平世尊荣坐享。”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发政,指执政;施仁,指施行仁政。这个成语强调政府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仁爱为本,关心民生,关怀百姓,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政府或领导层在治理国家或组织时关注民生、关怀百姓的情景。也可用于表达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在古代,统治者和政府被视为天命所归,他们的责任是保障民众的福祉。发政施仁强调了政府治理的目标是为了造福人民,关心民生。
成语结构
- 发政施仁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独立的含义,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
例句
- 1. 这个政府一直以发政施仁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改善民生。2. 我们希望领导能够发政施仁,关心广大群众的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政府官员站在高处,手中拿着政策文件,向下洒下关怀和仁爱,照顾着百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理念,了解古代政府的治理方式和对人民的关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政府能够发政施仁,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2. 初中生:政府应该发政施仁,关心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3. 高中生: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发政施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4. 大学生:希望政府能够发政施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