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成大错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含义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典故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近义词
阴差阳错
反义词
痛改前非
英文翻译
make a gross erro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成语举例: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铸,不能写作“著”;错,不能写作“措”。
成语谜面:翻砂出废品
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详细解释
- 铸成大错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铸成意为“造成”、“犯下”,大错意为“严重错误”。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或组织犯下的错误非常严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或后果。
使用场景
- 铸成大错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某个重要决策或行动中犯下的严重错误,导致了重大的损失或后果。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描述企业的管理失误、政府的决策错误、个人的重大失误等。
故事起源
- 关于铸成大错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造句很容易理解。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犯错,有时候错误的后果非常严重,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铸成大错来形容。
成语结构
- 铸成大错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疏忽铸成了大错,导致公司的财务损失了数百万元。2. 政府的错误决策铸成了大错,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和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来记忆。例如,想象一个铸造工人在制作一座大钟的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铸造出来的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整座钟无法正常运转。这个故事情节可以帮助记忆铸成大错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错误相关的成语,如“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成千古恨”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在画画时不小心把水洒到了书上,真是铸成大错了。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这可是铸成大错啊!3. 高中生:政府在环保方面的疏忽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是铸成大错的结果。4. 大学生:他在工作中犯下了严重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是铸成大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