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虎归山
拼音zòng hǔ guī shān
含义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典故出处
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近义词
养虎遗患、养痈贻患、后患无穷
反义词
斩草除根、斩尽杀绝、除恶务尽
英文翻译
lay by trouble for the futu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成语举例: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指把敌人放走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归,不能写作“旧”。
成语辨析:纵虎归山和“养虎遗患”都有“留着敌人不管;以致留下祸患”的意思。但纵虎归山偏重于“纵”;即放走敌人;“养虎遗患”偏重于“养”即纵容敌人。
成语谜面:山上放生大虫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详细解释
- 纵虎归山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纵”意为放任、放开;“虎”指代猛虎;“归山”表示猛虎回到山林。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将猛虎放回山林,等待时机再次发起攻击,表示在逆境中能够重新崛起、重新振作。
使用场景
- 纵虎归山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遭受挫折、失败或困境后能够重新振作、重新崛起的情况。它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面对困难时不气馁,坚持努力,等待时机再次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
- 纵虎归山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将军。据说,有一次这位将军率领部队与敌人交战,结果遭到惨败,只能带着残余的部队逃回了山林。他没有放弃,而是在山林中重新组织队伍,积极训练士兵,等待时机。最终,他在适当的时机发起了反攻,成功打败了敌人。这个故事成为了纵虎归山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纵虎归山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纵”+“虎”+“归山”三个词组成。
例句
- 1. 在经历了失败之后,他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纵虎归山,重新崛起。2. 这个企业在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之后,通过纵虎归山,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纵虎归山的每个字的发音与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例如,“纵”可以联想为“放任”,“虎”可以联想为“猛虎”,“归山”可以联想为“回到山林”。通过将这些联想与成语的基本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纵虎归山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拓展你的汉语知识。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参加汉语学习班或在线资源来学习更多有趣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失败后,我要像纵虎归山一样,重新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挫折,我们要像纵虎归山一样,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3. 高中生:纵虎归山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更加坚强地迎接未来的挑战。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纵虎归山的精神,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纵虎归山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