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拼音sì miàn chǔ gē
含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近义词
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反义词
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英文翻译
be utterly isolat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举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楚,不能读作“cǔ”。
成语辨形:楚,不能写作“触”。
成语辨析:见“腹背受敌”。
成语谜面:乌江岸上困霸王
歇后语: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成语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详细解释
- 四面楚歌源自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故事。楚国将领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最终失败被围困于垓下,四面都是敌人的军队,形势极其危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被四面包围的绝境困境。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处境困难,四面受敌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孤立无援,无法摆脱困境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四面楚歌的故事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作为楚国的将领,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失利,最终被刘邦围困于垓下。项羽的部队四面受敌,面临绝境,最终被刘邦击败。
成语结构
- 四面楚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四面”和“楚歌”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在这场竞争中,我们的公司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2. 考试前夜,他感到自己仿佛是四面楚歌,一筹莫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被四面包围,处于困境之中,周围响起了楚歌,形势非常严峻。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史记》等历史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深入理解四面楚歌的来历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复习,感觉自己就像是四面楚歌。2. 初中生:在比赛中,我们的队伍被对手围攻,真是四面楚歌。3. 高中生:高考前夕,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仿佛是四面楚歌的状态。希望这个关于“四面楚歌”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