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吐丝自缚在词典中的解释

吐丝自缚

拼音tǔ sī zì fù

含义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闻声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典故出处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闻声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近义词

  • 作茧自缚

英文翻译

  • it produces silk and traps itself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吐丝自缚这个成语的“吐丝”意为虚构事实,编造谎言;“自缚”指自己给自己造成困境。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因为说谎或者做出不明智的行为而陷入困境,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或者谎言而陷入困境,自食其果的情况。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描述一个人因为撒谎而被揭穿,或者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遭受到惩罚。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洪范校义》一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自己撒谎而陷入困境的情节。故事中,一个人为了逃避责任,编造了一个谎言,并且还用自己的头发绑住了自己的手,以示诚实。然而,谎言最终被揭穿,他就像一个蜘蛛一样被自己编织的网困住了,自食其果。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吐丝”和动宾短语“自缚”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编造了一个谎言,结果吐丝自缚,被人识破了。2. 不要吐丝自缚,诚实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蜘蛛吐丝自缚”,想象一个蜘蛛在编织网的过程中,由于失误或者谎言,最终被自己编织的网困住,自食其果。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自食其果”、“自掘坟墓”等,以加深对于自作自受的含义和教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不去上学,编造了一个谎言,结果吐丝自缚,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小红为了追求虚荣,偷了同学的东西,结果吐丝自缚,被学校开除了。3. 高中生:小王为了躲避责任,编造了一个谎言,结果吐丝自缚,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拆字解意

吐丝自缚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