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屈
拼音wēi wǔ bù qū
含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典故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近义词
坚贞不屈、宁死不屈
反义词
奴颜婢膝、奴颜媚骨
英文翻译
not to submit to for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成语举例:小说《红岩》塑造了一大批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屈,不能写作“曲”。
成语辨析:威武不屈和“坚贞不屈”都含有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意思。但威武不屈有威武之意;用于强调不为暴力所屈服;“坚贞不屈”有坚贞的意思;用于强调坚定不变。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与景春讨论大丈夫问题,景春认为公孙衍及张仪是真正大丈夫,因为他们主张连横学说,游说六国归顺秦国。孟子认为:大丈夫得志时要爱护别人,按规律办事,光明磊落;不得志时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详细解释
- 威武不屈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组合词语。威武意指强大、威风凛凛,不屈意指坚强、不屈不挠。威武不屈的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或压力都能坚持不屈服。
使用场景
- 威武不屈常用于形容个人、团体或国家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压力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可以用于赞美英雄、勇士,也可以用于激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威武不屈一词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崇尚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和民族抗争中得到了体现。
成语结构
- 威武不屈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组合词语。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了威武不屈的精神,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2. 面对挑战,我们要保持威武不屈的勇气和信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威武不屈”。可以想象一个威武的战士站在高山上,面对风雨和困难,他坚定不移地站立着,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威武不屈的故事和英雄人物,例如岳飞、关羽等。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等,进一步丰富和理解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岳飞一样威武不屈,勇敢地面对困难。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威武不屈的精神,不放弃努力。3. 高中生:威武不屈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们要展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