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
拼音wéi miào wéi xiào
含义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典故出处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近义词
栩栩如生
反义词
画虎类犬
英文翻译
fit to a hai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成语举例: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肖,不能读作“xiāo”。
成语辨形:肖,不能写作“削”。
成语辨析:惟妙惟肖和“活灵活现”都含有非常逼真的意思。但惟妙惟肖偏重于非常传神逼真;也可用于日常生活;“活灵活现”常用于口语。
详细解释
- 惟妙惟肖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惟妙惟肖的“惟”意为只,妙指绝妙,肖指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只有绝妙才像真实”。它用来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就像真实的一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绘画、雕塑、表演艺术等领域中的作品非常逼真,栩栩如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模仿或表演技巧非常高超,几乎达到了原形不留的程度。
故事起源
- 惟妙惟肖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后汉书·郑玄传》中。郑玄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注解家,他在这部传记中被形容为能够将古代经典文献的精义妙解得非常逼真,就像原著的作者一样。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成语结构
- 惟妙惟肖由两个相同的成语“惟妙”和“惟肖”组成,其中“惟”在两个成语中都是相同的。
例句
- 1. 他的模仿表演惟妙惟肖,让观众们都以为看到了真正的明星。2. 这幅画的细节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惟妙惟肖分解为“只有绝妙”和“像真实”,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艺术创作、模仿表演相关的成语,例如“以假乱真”、“神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2. 初中生:他的舞蹈表演惟妙惟肖,观众们都被他的才华所吸引。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惟妙惟肖,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中。4. 大学生:他的演讲惟妙惟肖,每个观众都被他的言辞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