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沥肝胆
拼音pī lì gān dǎn
含义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典故出处
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近义词
披肝沥胆、披沥肝膈
英文翻译
lay bare one's heart <open up one's hear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成语举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披沥肝胆意味着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情,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坦诚。
使用场景
- 披沥肝胆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情感时的坦率和直接。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勇敢和果断,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爱意或愤怒时的直接和真实。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许慎的学者。许慎在编写《说文解字》时,为了使自己的著作更加真实和准确,他披沥肝胆地揭示了每个字的本义和用法。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披沥肝胆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披沥”和“肝胆”两个词组成。其中,“披沥”表示毫不保留,坦率地表达;“肝胆”表示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坦诚。
例句
- 1. 他毫不犹豫地披沥肝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2. 她在演讲中披沥肝胆地批评了政府的不公正行为。3. 这部电影展现了主人公披沥肝胆地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披沥肝胆”拆分成“披沥”和“肝胆”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情完全展示出来,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肝胆相照”、“肝胆相照”等,以扩大对中国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演讲比赛中披沥肝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要披沥肝胆地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决定披沥肝胆地向喜欢的人表白,不再隐藏自己的感情。4. 大学生:在团队讨论中,我会披沥肝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