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诺诺
拼音wéi wéi nuò nuò
含义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典故出处
《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近义词
唯唯否否、唯唯连声
反义词
强头倔脑、桀骜不驯
英文翻译
be a yes-ma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成语举例: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唯,不能读作“wěi”。
成语辨形:唯,不能写作“维”。
成语辨析:唯唯诺诺和“唯命是从”都可表示恭顺、听从的意思。但唯唯诺诺侧重在顺从、附和的样子;可用于同辈之间;也可用于上级对下级;而“唯命是从”侧重在绝对服从的行为;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
成语谜面:哥哥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逍遥游》:“唯唯诺诺,如丧考妣。”其中的“唯唯诺诺”形容人言行谨慎,像丧失了亲人一样。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过分谨慎,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只会盲从他人的意见和指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只会唯唯诺诺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的下属对上级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人际关系中过分迎合他人,缺乏自我主张。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庄子说:“唯唯诺诺,如丧考妣。”其中“唯唯诺诺”一词形容人谨慎小心,像丧失了亲人一样。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形容人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相同的“唯唯诺诺”组成,形成了重复的结构,突出了言行谨慎的程度。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总是唯唯诺诺,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2. 她对领导的意见总是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思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唯唯诺诺”与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不停地重复着“唯唯诺诺”的动作,表达出他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缺乏独立思考和主见的成语,如“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老师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2. 初中生:她对班级领导的意见总是唯唯诺诺,缺乏独立思考。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总是唯唯诺诺,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这让他失去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