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
拼音wēi fēng lǐn lǐn
含义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近义词
英姿勃勃、气势汹汹
反义词
文质彬彬
英文翻译
awful ai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成语举例:(1)他穿上军服,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气势。(2)这位平常的日子里威风凛凛的老太爷今天竟像吃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用于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凛,不能读作“lǐnɡ”。
成语辨形:凛,不能写作“檩”。
成语辨析:威风凛凛和“神气活现”都有威风、气派的意思。但威风凛凛形容人有威严、气派;使人敬畏;但也可指事物;“神气活现”重在形容装腔作势;很傲慢的样子;仅可用于人。
成语谜面:穆桂英挂帅
详细解释
- 威风凛凛形容人或事物气势雄伟,威严肃穆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具有统帅、领导、权威等特质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军队、领导者、官员等具有威严气势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庄重、庄严的场面或气氛。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描述项羽在宴会上饮酒失态,被刘邦讥讽为“酒后威风凛凛”。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人或事物威严的词语。
成语结构
- 威风凛凛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
例句
- 1. 新上任的校长威风凛凛,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气象。2. 这支仪仗队列队整齐,威风凛凛地走过广场。3. 尽管年纪已经大了,但他依然威风凛凛地坚持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威风凛凛”中的“威风”与“凛凛”两个词,将其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气势磅礴的人或事物。可以想象一个高大威严的将军,身着盔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战场上。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气势磅礴”、“雄风万丈”等,来进一步丰富对气势威严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威风凛凛地站在讲台上,让我们都很害怕。2. 初中生:警察叔叔威风凛凛地穿梭在街头,让人感到安全。3. 高中生:领导者威风凛凛地指挥着团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