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自守
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含义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典故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近义词
闭关锁国、闭门谢客
反义词
广泛交流
英文翻译
shut the door on the worl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成语举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闭关自守,不与外界交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行为保守,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闭,不能读作“bǐ”。
成语辨形:守,不能写作“首”或“手”。
成语辨析:闭关自守和“闭关锁国”;都可以表示“不与外国往来”。但闭关自守语义范围广;可泛指不与外界往来。
成语谜面:闪
详细解释
- 闭关自守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面临困境时,选择封闭自己,不与外界交流、合作或发展。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自身的局限和落后,失去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无法获取新的知识、技术和资源。
使用场景
- 闭关自守一词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合作或发展的人或组织。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国家对外闭关自守,不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或文化交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沉溺于自己的小圈子,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或尝试新的事物。
故事起源
- 闭关自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在古代,有一些国家或朝代为了保护自己,采取了封闭的政策,不与外界交往。这种封闭政策往往导致这些国家的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它们的衰落。
成语结构
- 闭关自守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闭”、“关”、“自”和“守”。这些字的组合形成了闭关自守这个词语的含义。
例句
- 1. 这个国家一直闭关自守,导致经济发展缓慢。2. 他对新观念持怀疑态度,一直闭关自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闭关自守的含义与一个人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与外界交流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窗户紧闭,不愿意与外界沟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闭关自守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闭关自守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闭关政策,以及现代社会中的闭关自守现象。你可以研究一些历史事件,如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一些国家对外封闭的政策。此外,你还可以了解一些与闭关自守相关的成语、诗词或故事,深入理解这个词语的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和其他人玩,我要闭关自守在家里画画。2. 初中生:他对新的科技产品不感兴趣,一直闭关自守在自己的世界里。3. 高中生:这个国家闭关自守,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