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若无事
拼音xíng ruò wú shì
含义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典故出处
《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近义词
泰然自若、神色不惊
反义词
手忙脚乱、大惊小怪
英文翻译
behave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成语举例:(1)考试不及格,他却行若无事,根本不往心里去。(2)她看到领导那种泰然自若行若无事的样子,自己也就镇定下来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若,不能写作“苦”。
成语辨析:行若无事和“悠然自得”;都是形容不紧张、不慌乱的神情。但行若无事形容镇定、从容、不慌张的神情;多指在非常情况下或对事件所采取的态度;“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舒适、不紧张的神情;多指平常悠然闲适的情态。
成语谜面:旅顺;闲步;散步;胜似闲庭信步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行和若无事。行指行走、行动,若无事指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得毫不在意,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得镇定自若,毫不在乎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冷静、沉着和应对能力。
故事起源
- 《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在秦末乱世,陈胜起义前夕,有一位叫杨敬的人,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却没有被朝廷重用。当时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了杨敬的耳中,但他并没有立即离开朝廷,而是继续工作,行动举止如常,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这个故事中的杨敬就是行若无事的典型代表。
成语结构
- 行若无事的结构是形容词+副词+形容词。
例句
- 1. 在公司遇到危机时,他总是行若无事,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2. 尽管遇到了困难,他仍然行若无事地继续前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行若无事的每个字拆开来记忆,行表示行走、行动,若无事表示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2. 想象一个人在火灾中,周围都是火焰,但他却行走得很稳定,毫不在乎,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行若无事"相关的成语,如"泰然自若"、"泰山压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一天丢了作业本,但他却行若无事地去参加考试。2. 初中生:尽管他在体育课上摔倒了,但他却行若无事地站起来继续跑步。3. 高中生:她在面对高考压力时,总是行若无事地面对,不让压力影响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