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逐物不还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hái

逐物不还

拼音zhú wù bù hái

含义指沉湎于世俗。

出处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典故出处

  •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沉湎于世俗。
    成语举例: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人军》诗:“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逐物不还意味着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无止境,永远不会满足。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们贪婪的心态,不懂得知足常乐。无论得到多少财富或物品,他们总是渴望更多,永远不满足。

使用场景

  • 逐物不还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贪婪的人,他们无论得到多少都不会满足,总是追求更多的财富和物质。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的满足。

故事起源

  • 逐物不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德充符》这篇文章中。文章中讲到,有个人拥有一匹骏马,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一直想要更好的马。当他得到一匹更好的马后,他又想要更好的马,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追求无止境的欲望。

成语结构

  • 逐物不还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逐物”和“不还”两个词组成。其中,“逐物”表示追求物质的欲望,“不还”表示无止境、永不满足。

例句

  • 1. 他是个逐物不还的人,无论得到多少财富,都不会满足。2. 这个社会上太多人都逐物不还,永远不知道满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结合故事起源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追逐一匹马,但永远追不上,就好像人们追求物质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贪婪、知足常乐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知足常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逐物不还的人,永远都不满足自己的玩具。2. 初中生: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逐物不还,总是想要更好的手机。3. 高中生:逐物不还的人往往追求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他们无法真正体验到内心的满足感。

拆字解意

逐物不还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