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闭关锁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guānsuǒguó

闭关锁国

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含义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出处《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典故出处

  •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近义词

  • 闭关自守、故步自封

反义词

  • 门户开放、面向世界

英文翻译

  • close the communications at the borders <lock one's doors against the world>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成语举例: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柯灵《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锁,不能读作“shuǒ”。
    成语辨形:闭,不能写作“闲”。
    成语辨析:闭关锁国和“闭关自守”;都可以表示“不与外国往来”。但“闭关自守”语义范围广;可泛指不与外界往来。

详细解释

  • 闭关锁国是一个由“闭关”和“锁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闭关”指的是国家关闭对外交往的大门,不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锁国”则表示国家关闭边境,不允许外国人进入或者国民出国。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国家对外封闭自守的状态。

使用场景

  • 闭关锁国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或者某种情况下不与外界交往,封闭自守。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某个时期或者某种情况下不与外界交流,封闭自己。

故事起源

  • 闭关锁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在明朝末年,中国经历了一段闭关锁国的时期,即明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当时,明朝帝国面临外患和内忧,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社会,明朝政府采取了封闭国门的政策,限制对外交往,禁止私人出国,严格管控海上贸易。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长期与外界隔绝,错失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发展机会。

成语结构

  • 闭关锁国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四字成语,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这个国家一直闭关锁国,对外不开放。2. 他在过去的几年里闭关锁国,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闭关锁国的发音拆分开来记忆,例如,“闭关”可以联想到国家关闭大门,不与外界交往,“锁国”可以联想到国家关闭边境,不允许外国人进入。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闭关锁国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在家闭关锁国,专心写作业。2. 初中生:这个国家曾经闭关锁国,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3. 高中生:他在高中时期闭关锁国,几乎没有参加任何社交活动。4. 大学生:我计划在暑假期间闭关锁国,专注于学习和研究。5. 成年人:他在过去的几年里闭关锁国,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现在后悔莫及。

拆字解意

闭关锁国成语造句

  • 闭关锁国造句(精选43条)

    1、在世界各国疯狂吸收玛雅人带来的文明时,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清帝国却显得有点消极应对,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也不为过。2、这些日子里,安琪拉交际应酬推掉了许多,只管埋头苦练,颇有点闭关锁国的意思。3、也因为闭关锁国、腐败无能...

  • 闭关锁国造句(精选34条)

    闭关锁国解释: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近义词: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反义词:门户开放面向世界1、闭关锁国,只能产生井蛙之见,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以求更快地发展。2、我们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