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嘴皮子
拼音mó zuǐ pí zǐ
含义说废话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84章:“别白磨嘴皮子了,咱们反破坏,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
典故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84章:“别白磨嘴皮子了,咱们反破坏,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
近义词
耍嘴皮子
英文翻译
do a lot of talking <blah-bla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说废话
成语举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四回:“万岁爷您给个底价,奴才去跟店家磨磨嘴皮子,看能不能砍下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口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嘴皮打架
详细解释
- 磨嘴皮子是一个贬义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爱说话却不愿意实际行动的人。这样的人通常擅长辩论和口才,但却缺乏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决心。他们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辩论和争论上,却往往无法取得实际的成果。
使用场景
- 磨嘴皮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空谈而不愿意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比如讨论政治、社会问题或者工作中的合作与决策等。它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只会说空话却不愿意付出行动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者警示自己不要只停留在空谈阶段。
故事起源
- 关于磨嘴皮子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形象都很贴切。它源于人们对于那些只会说空话却不愿意付出行动的人的揶揄和讽刺。
成语结构
- 磨嘴皮子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磨、嘴、皮子。其中,“磨”表示反复摩擦、磨砺,“嘴”表示口才、辩论的能力,“皮子”表示人的外表。整个成语的结构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只会用口才磨砺自己的外表,却无法付诸实际行动。
例句
- 1. 他是个磨嘴皮子的家伙,总是会为了一点小事和别人争论个不停。2. 别光磨嘴皮子了,你得付诸实际行动才能解决问题。3. 这个政治家擅长辩论,但却常常被批评为磨嘴皮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磨嘴皮子”这个成语与一个人不停地磨砺嘴唇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只会说空话却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个人不停地磨砺嘴唇,却没有实际行动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如“一脚踏两船”、“纸上谈兵”等。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哲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磨嘴皮子的人,总是喜欢说大话,但从来不做实际的事情。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在班会上磨嘴皮子,却从来不参与班级活动。3. 高中生:政治辩论比赛上,他展现出了自己的磨嘴皮子的能力,但却没有实际的政策建议。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有些同学只会磨嘴皮子,却不愿意付出实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