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
拼音lè shàn hào shī
含义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典故出处
《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近义词
助人为乐、舍生取义
反义词
下井投石、打家劫舍
英文翻译
be prodigal of benefaction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成语举例:宋湜懿文多识,名动人主,至与李沅同命。虽去沅远甚,然乐善好施,士类归之,亦可尚也。(《宋史 陈彭年传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心地善良的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好,不能读作“hǎo”。
成语辨形:施,不能写作“事”。
详细解释
- 乐善好施是指一个人乐于做好事,乐于帮助他人,慷慨助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使用场景
- 乐善好施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善于助人。在社会活动、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场景中,乐善好施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故事起源
- 乐善好施的成语最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提倡乐善好施,强调人们应该乐于做好事,助人为乐。后来,乐善好施成为了一种美德的象征。
成语结构
- 乐善好施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乐、善、好、施。
例句
- 1. 他一直乐善好施,经常捐款帮助贫困学生。2. 她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总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乐善好施这个成语:1. 将乐善好施的四个字拆分开来记忆,分别记忆乐、善、好、施的意思。2. 创造一个与乐善好施相关的故事,使记忆更加生动有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乐善好施相关的成语,如乐善好施的反义词“吝啬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习乐善好施的精神,帮助身边的同学。2. 初中生:乐善好施的人是社会的脊梁,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3. 高中生: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发扬乐善好施的精神。4. 大学生:乐善好施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