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才高七步在词典中的解释
cáigāo

才高七步

拼音cái gāo qī bù

含义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近义词

  • 才高八斗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举例:实有大通文理之人,学贯五经,才高七步,自持有才不肯屈志于人,好高使气,不肯去营求钻刺,反受饥寒寂寞之苦。★《西湖二集·七妓佐夫成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才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才高七步这个成语来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原文是“才子佳人,才高七步”。其中的“才高”指的是人才高超、才华出众,而“七步”表示距离很近的意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能够在短短七步之内走到高的地步。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高超,能够轻松地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用来形容文学艺术家、学者、科学家等具有卓越才华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才高七步”来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才子和佳人相爱,才子的才华非常高超,能够在七步之内达到佳人所在的高楼。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才子的才华之高。

成语结构

  • 主语+才高+七步。

例句

  • 1. 他的才华才高七步,是我们公司的骄傲。2. 这位小说家的文笔才高七步,每一部作品都很精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才高七步”想象成一个人才华高超的形象,能够在七步之内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和其他明代文学作品,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才高七步,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2. 初中生:她的舞蹈才艺才高七步,每次表演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3. 高中生:他的英语水平才高七步,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演讲。4. 大学生:这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才高七步,对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拆字解意

才高七步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