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
拼音shēn tǐ lì xíng
含义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典故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英文翻译
carry out by actual error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成语举例:明 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行,不能写作“形”。
成语辨析:身体力行和“事必躬亲”;都有“亲身做”的意思。但身体力行偏重于“努力去实践”;“事必躬亲”偏重于“凡事一定要亲自做”;并有“不放心;别人去做的意思。
成语谜面:能挑千斤担
详细解释
- 身体力行是指不仅在口头上表达,而且在行动上实际践行。它强调了行动胜于言辞,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身体力行常用于强调一个人不仅要说得好,还要做得好,要将自己的观念、信念付诸实际行动中。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工作、生活等。
故事起源
- 《荀子·修身》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孟子曰:‘吾闻诸冯唐,身体力行,而名不显者,鲜矣。’”这段话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身体力行的结构是由“身体”、“力”和“行”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必须身体力行,以树立榜样。2. 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去实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身体力行”三个字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的时候,身体有力量地行走,表示他在实际行动中付诸努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实际行动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行动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在课堂上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讨论。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身体力行,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身体力行,努力学习。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我要身体力行,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