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怒人怨
拼音tiān nù rén yuàn
含义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典故出处
《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近义词
怨声载道
反义词
歌功颂德
英文翻译
wrath of God and resentment of men <widespread indighation and discontent among the peop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成语举例:这些铁道上的匪霸,抢劫杀人,早已天怒人怨,不杀不足以平民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怨,不能读作“yuān”。
成语辨形:怨,不能写作“冤”。
成语辨析:天怒人怨与“怨声载道”区别在于:①天怒人怨重在“怒”和“怨”;强调极大的愤怒和怨恨;而“怨声载道”只强调“怨”;这种怨恨的空间很广。②天怒人怨语气重;程度深;而“怨声载道”语气较轻;程度较浅。
详细解释
- 天怒指上天发怒,人怨指人们对某种不公或错误的行为感到极度愤怒和不满。整个成语形容上天对于某种行为或事件感到极度愤怒,同时人们对此也感到极度愤怒和不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事件引起了广泛的愤怒和不满,使得人们对其极度愤怒和不满。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红楼梦》。故事中,贾母为了让贾宝玉练习诗词,要求他写一首关于“天怒人怨”的诗。贾宝玉写了一首《金陵怀古》,描述了金陵城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荒凉,表达了人们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愤怒和不满。这首诗后来被认为是“天怒人怨”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天怒”和“人怨”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这次丑闻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天怒人怨。2. 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人民的天怒人怨。3. 这个公司的不公平待遇让员工们感到天怒人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天怒人怨”记忆为“上天发怒,人们怨恨”,通过联想上天愤怒和人们的怨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怒火冲天”、“人心所向”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上课被老师责骂了,我感到天怒人怨。2. 初中生:看到那些环境污染的图片,我对破坏环境的人感到天怒人怨。3. 高中生:政府的腐败行为让人民感到天怒人怨。4. 大学生:社会不公平现象让年轻人感到天怒人怨。5. 成年人:对于那些虐待动物的人,我感到天怒人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