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乐善好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nhǎo

乐善好义

拼音lè shàn hǎo yì

含义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出处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典故出处

  •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成语举例:明·宋濂《龙渊义塾记》:“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乐善好义是指对于善事和正义的事情感到快乐并乐于去做,同时也具备善良、正直、宽容等品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善良、正直的品德,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社会具有正义和公正的特点。

故事起源

  • 乐善好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乐善好义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的学生公孙丑为例,表达了行善和做好事的价值。

成语结构

  • 乐善好义由乐、善、好、义四个字组成,其中“乐”表示快乐、愉悦,“善”表示善良、正直,“好”表示乐于、喜欢,“义”表示正义、道义。

例句

  • 1. 他一直乐善好义,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个慈善机构一直以乐善好义为宗旨,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正在做善事和正义的事情,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乐善好义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质相关的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忠诚正直”等,以拓展对道德价值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乐善好义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愿意帮助别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体现乐善好义的精神。3. 高中生:只有乐善好义的人才能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乐善好义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拆字解意

乐善好义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