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拿三搬四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bān

拿三搬四

拼音ná sān bān sì

含义比喻不服从调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笑道:‘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典故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笑道:‘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能以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搬四的。’”

近义词

  • 装模作样

英文翻译

  • find a pretext for refusal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不服从调派。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拿三搬四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够认真,马虎敷衍。拿三搬四的“三”和“四”分别指的是三个事物和四个事物,表示人在处理事务时会将一些事情漏掉或者搞错,不够仔细和细心。

使用场景

  • 拿三搬四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者做事不认真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做事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拿三搬四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生活经验。

成语结构

  • 拿三搬四是由动词“拿”和数词“三”、“四”组成的。动词“拿”表示拿取、取得的意思,数词“三”和“四”表示数量。

例句

  • 1. 他做事情总是拿三搬四,从来不认真对待。2. 这个工人工作态度很不端正,经常拿三搬四,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拿三搬四这个成语。可以将“三”和“四”与做事不认真、马虎敷衍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拿三搬四这个成语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作业总是拿三搬四,老师批评了他很多次。2. 初中生:他考试前只是拿三搬四地复习,所以成绩不好。3. 高中生:他在学校里的工作总是拿三搬四,没有什么责任心。4. 大学生:他的项目报告拿三搬四,导致项目进展缓慢。5. 成年人:他的工作态度很不认真,经常拿三搬四,给公司带来了很多问题。

拆字解意

拿三搬四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