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内圣外王在词典中的解释
nèishèngwàizhǔ

内圣外王

拼音nèi shèng wài zhǔ

含义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典故出处

  •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成语举例: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内圣指内心修养高尚,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外王指外在行为统治有方,指能够在治理国家、管理事务上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内圣外王表示一个人不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同时也具备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品德和能力方面都非常出色,能够胜任重要职务或担当重任。

故事起源

  • 《孟子·滕文公上》中有一则故事,孟子曾经说过:“仲尼以为‘圣人不仁,以为不义;不智,以为不可;圣人者,内圣外王’。”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内心修养和外在才能的重要性,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内圣外王”。

成语结构

  • 由“内圣”和“外王”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并列的方式表示一个人的内外兼修。

例句

  • 1. 他不仅有着高尚的品德,而且在工作上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真是内圣外王。2. 这位领导不仅能够管理好单位的内部事务,还能在外部环境中游刃有余,他真是个内圣外王的人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内圣”和“外王”与修养和能力相联系,形成记忆联想。同时,可以将成语用在实际的例句中进行练习,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修养和领导能力的书籍,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内圣外王的好学生,不仅要有好的品德,还要有好的学习成绩。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领导,能够带领团队取得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考大学不仅要有好的成绩,还要有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人才。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内圣外王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内圣外王成语造句

  • 内圣外王造句(精选14条)

    1、究竟是百年不出的机遇,还是千载难逢的大劫?真正的内圣外王,谁才是天下的主宰!江湖的大劫伴随着一个孤儿的成长而开始,它最后会以怎样的形式结局呢?2、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3、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