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文物
拼音diǎn zhāng wén wù
含义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出处《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典故出处
《明史·文苑传·徐一夔》:“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纂《经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备。”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成语举例:鲁迅《书信·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然无知,耳目所涉,也未知有专门的学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化遗产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旧制度
详细解释
- 典章文物是由“典章”和“文物”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典章”指的是古代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条文、政策规定等;“文物”指的是古代的文化遗产,包括书籍、器物、艺术品等。典章文物一词强调了古代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国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具有丰富的学识和文化修养。
故事起源
- 典章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汉代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各个时代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
成语结构
- 典章文物是一个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典章文物。2. 这个国家非常注重保护典章文物的传承和保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典章文物”拆分为“典章”和“文物”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典章代表法律制度,文物代表文化遗产,通过将两者联系起来,记忆起来会更加容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遗产,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典章文物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很多典章文物,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2. 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老师常常会讲解典章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3. 高中生:我们要珍惜典章文物,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4. 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者,我们应该学习和研究典章文物,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