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匿瑕
拼音hán gòu nì xiá
含义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
出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典故出处
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近义词
含垢纳污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
成语举例: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旧唐书·田弘正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度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含垢匿瑕一词中的“含垢”意味着包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计较别人的过失;“匿瑕”指掩盖别人的过失和瑕疵,不公开批评或指责。这个成语强调了宽容和谅解的态度,提倡人们不要过于苛求他人,而是要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宽容地对待他人的缺点。
使用场景
- 含垢匿瑕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宽容的心态,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计较他人的过失。这个成语常用于劝导他人要善于宽容、理解和包容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故事起源
- 含垢匿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三国演义》。故事中,刘备曾经对曹操的妹妹曹贵人产生了好感,但曹贵人并不美丽。刘备的心脏病医生华佗看出了刘备的心思,他对刘备说:“你要欣赏曹贵人的美好之处,而不是纠结于她的外表上的瑕疵。”刘备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他开始欣赏曹贵人的品德和才华,最终与她结为夫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以实现和谐共处。
成语结构
- 含垢匿瑕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他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总是能够含垢匿瑕地看待别人的缺点。2.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含垢匿瑕,相互包容和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含垢匿瑕这个成语与“宽容”、“包容”这些词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不计较别人的过失,而是善于包容和理解他人的缺点。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宽容和包容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宏大量”等,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导我们要含垢匿瑕,不要对同学的错误太过苛求。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学会含垢匿瑕,不计较同学的过失,而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3. 高中生:大家都要学会含垢匿瑕,以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4.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具备含垢匿瑕的品质,以促进友好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