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陵失步
拼音shòu líng shī bù
含义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典故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近义词
邯郸学步、寿陵匍匐
英文翻译
study from others on halfway, lost somebody’s own strongres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成语举例: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同“邯郸学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详细解释
- 寿陵是指年纪很大的人,失步指行动不稳定,容易摔倒。寿陵失步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老人行动不稳定,容易摔倒,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出现问题或失去控制。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年纪大了,身体行动不稳定;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发展出现问题或失去控制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寿陵失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寿陵失步的故事,他说:“有一老者,年九十而好食。伺候者以告。曰:‘请以赐我,我当从此将之寿陵。’” 这个故事通过寿陵失步来形容老人行动不稳定。
成语结构
- 寿陵失步是一个主谓宾的结构,寿陵为主语,失步为谓语,表示行动不稳定。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经常寿陵失步,需要别人的帮助。2. 这个项目本来发展顺利,可突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寿陵失步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老人行动不稳定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在行走时不稳定,容易摔倒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年龄相关的成语,如“花甲之年”、“白发苍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年纪大了,有时候寿陵失步。2. 初中生:这个项目原本很顺利,可是最近突然寿陵失步了。3. 高中生:老师开始讲课的时候很有激情,可是后来逐渐寿陵失步了,讲得不太清楚了。